东街村,地处兴平市城区东部,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10户,共计1422人,耕地281亩。村民分别居住在新华巷、剧院巷、农乐巷、义巷、顺城巷、卫生巷、邮电巷、操场南巷、东北巷等城区东部的18条自然巷内。
昔日的兴平老县城很小,以现在北十字为中心,根据地理方位城内设东、南、西、北四个村,因为东街村处于兴平老城的东部所以就称之为东街村,东街村的古迹文化有文庙大成殿。
文庙又叫做孔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鼻祖孔子而建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孔庙又为文宣王庙。明代以来孔庙统称文庙。大成殿是专门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为文庙的最大殿堂。因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宋徽宗改“文宣王殿”为“大成殿”。
秦五女墓原为五冢,现仅存四冢。其封土权威环丘状,大小不一,封土最大底径18米,高约7米,最西边的一冢1965年毁坏。
关于五女墓还有一段悲凉的传说。传说秦惠文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并趁机吞并蜀地。蜀王遣壮士五人迎之。至梓潼见一大蛇入山穴,五人大呼拽蛇,将山拉倒,压死五丁及秦五女,而山分五岭。秦惠王既感伤又内疚,便派人将五女尸体运回关中,亲自迎接安葬于北莽山下。
墓现存四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依次编号为1号-4号冢,占地东西150米,南北30米。
1号冢为环丘状,高2米,直径5米,南残。
2号冢环丘状,高4米,直径8米,南残,东距1号冢12米。
3号冢环丘状,高4.5米,直径18米,东距2号冢16米。
4号冢环丘状,高5米,直径11米,西南残,东距3号冢15米。
最西部的第五冢,现无封土。据当地群众回忆,是在1965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的。
1982年12月由兴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街村是兴平市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东街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马建增和村主任雷达的带领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坚持带领广大群众走富民强村的路子,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兴工稳农,走一户一业的经营发展路子,使东街村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与活力。2010年东街村被评为陕西省一类村。东街村将在村支书马建增的带领下继续按照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带领村民把东街村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富裕的美好家园。
来源:兴平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