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头条  >  生活  >  百岁老人李桂枝
百岁老人李桂枝
昨天 22:48   浏览:263   来源:掌上咸阳

人物特写

百岁老人李桂枝

今年六月中旬,我们怀着敬仰和钦佩心情,来到咸阳市人民路南边的天王社区探访百岁老人李桂枝。手机九时报钟时,我们轻轻叩响了天王社区25号楼2层西户的房门。打开门的是李桂枝老人的大儿子,七十六岁的畜牧兽医专家,专程从美国明尼苏达州赶回咸阳市为妈妈庆贺百岁寿辰的张廷青博士。张博士把我们请到了客厅。那是一间朝南的房子。我们来到客厅,发现李桂枝老人正坐在靠窗户的沙发上,在金色阳光照耀下显得那样和蔼平静。李桂枝老人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她的一生蕴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慈祥和德善铸就了多少岁月的勋章。今天,就让我们追寻老人坚韧的步伐,感受这位世纪老人沧桑人生和高德风范吧!

 

李桂枝老人出生在上个世纪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农历六月十二日)。老人的家乡是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乡县被誉为洞庭湖的北大门,近处,稻田郁郁葱葱;远处,湖光潋滟,真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呀。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人杰地灵,水清山秀,诗情自然油然而生。李桂枝的父亲李纯山是安乡县名闻遐迩的老中医。悬壶济世的药号“泰济堂”成为安乡县老百姓几代传颂的佳话。“泰济堂”在湖南省安乡县五十余载,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开堂行医,治愈过不计其数的患者。“泰济堂”尤以“小儿安”特效方剂著称,挽救过多少婴幼儿的生命,深受医者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敬重。“泰济堂”当年的对联:“韩康卖药并不求名,李耳烧丹原因济世”,这正是李纯山名耀四方的医德写照。其夫人,也就是李桂枝的母亲徐纯善,更是德爱同修,乐善好施,名播乡里。

可惜的是,李桂枝老人少年时代正是中国动荡不安,日寇侵略,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时代。李纯山共有八个子女,李桂枝老人排行第五,上有二兄三姐,下有一弟一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楚湘人文精神的岁月熏染,李纯山家族充盈着浩然之气,洋溢着铮铮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期:国破山河在,男儿挺身出,舍身赴战场,热血铸豪情。李桂枝老人的两个兄长,浴血奋战抗日前线。李桂枝老人长兄李汉辉为抗日部队低级指挥官,负伤后仍率领部队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诗篇。二哥李业辉作为抗日某部军医,驰骋战场,气贯长虹,不顾生死,抢治伤员,事迹感人。当李桂枝老人忆起抗日战争期间,多少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和大嫂与小妹不幸殒命于敌机轰炸之中,她的脸上流露悲痛之情。谈起兄长们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时,眼角飞扬起兴奋和刚毅的目光。

言及抗日战争中的自己,李桂枝老人更是激动万分。李桂枝老人高小期间,正值抗战烽火连天。1941至1943年间,年仅十五至十七岁的她就置身于抗战宣传之中。登台演讲,参与街头剧演出,义无反顾的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1941年武汉三镇失守,郭沫若率“孩子剧团”向后方撤离,路经安乡县时,利用修整时间排演《三英豪》一剧,母亲担纲主演。赞美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三英豪》轰动安乡县。“孩子剧团”也产生了把李桂枝老人招入剧团的想法。为了动员更多热血男儿到抗日前线,一段时间,李桂枝老人穿镇走乡,频登万人大场,激情满怀,唤起民众,动员抗战。三十年后,李桂枝老人重返故土时,熟悉的乡邻还能清晰讲述李桂枝老人当年宣传抗日的飒爽英姿:“她一上台,杂乱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桂枝不但人长的眉目清秀,风度翩翩,声音稚嫩坚定,更是她热血沸腾,讲的讲的,就会大声唱起《热血》等抗战歌曲,真情实意提振了民众参加抗日部队的勇气和热情”。著名的常德保卫战,之所以八千勇士击毙日寇两万多,轰动世界,正是这种强烈爱国精神的体现。常德保卫战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写入了中国八年英勇抗战的历史。

李桂枝老人清楚地记得:1943年5月5日至7日,日军战机狂轰滥炸,安乡县城沦陷,“泰济堂”被炸为废墟,大嫂临产、小妹患病,在轰炸中双双俱亡,连腹中胎儿亦未幸免。从那天起,李桂枝老人眼含泪水,满腔怒火开始逃亡。她跋山涉水辗转至常德、桃源、沅陵,再抵辰溪县。在辰溪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幸遇安乡同学汪盛兰及语文教师刘正凤,暂栖校内储藏室。食堂开饭时她们悄悄送饭充饥,并赠理化复习题本助其夜读备考。1943年秋,李桂枝老人报名参加了入学考试,作文题为《人物对比写国格人格》。李桂枝老人用自己的眼见所闻挥笔而就。获阅卷老师一致赞誉:其文立意深远,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文中褒扬孙中山,说他倡三民主义、倡民族平等、立遗嘱鞭策后人,值得万代敬仰。抨击汪精卫卖国求荣,认贼做父,必将遗臭万年。一致给以高分,并录为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三十班学生。1943年秋至1945年抗战胜利,李桂枝老人随校迁至湖南桃源县女子中学继续学业,期间担任班长及学生自治会主席。1945年毕业后返安乡县执教,在文新小学五年,师德才艺皆受肯定。期间,李桂枝老人还组织学生排演《天鹅歌剧》等并义演筹款,解决学校资金难以为继的困境。安乡县文新小学老教师多年前回忆同李桂枝老人在安乡县文新小学那段经历时,总爱用“桂枝真不简单呀!”这几个字来评价她。“不简单”,就这短短三个字,涵盖了一位中国湖南安乡女子饱经艰辛磨难的岁月时光,展示了李桂枝老人挺身而出,敢作敢为,壮志凌云的历史姿态!

生于1932年的李乐辉,是李纯山老人的小儿子,也是李桂枝的小弟。当新中国曙光初照时,也就是一九四九年      3月,他就离开家乡前往湖北革命大学求学。1950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财政厅工作。就在1950年6月,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革命大学澎湃的热情和好男儿报效祖国的向往,李乐辉毫不犹豫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美军作战。参与朝鲜战争的李乐辉,视死如归,敢打敢拼,勇往直前,浩气回荡在朝鲜的山水之间。1953年停战后,李乐辉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炮兵学校(现郑州炮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炮兵三四一团。1963年,李乐辉转业至地方,成为安乡县粮食局工会主席。李乐辉睿智无私,任劳任怨,勤勉一生,赞誉远博!多少年后,在安乡县教书一辈子的二姐李雪贞病逝,安葬那日,安乡县城万人空巷,倾城送别,情景动人至深。这样的场景,不单是对李雪贞先生的认可和怀念之情,更是安乡县民众对李纯山家族“铁丹忠心,刚烈一门,福泽乡里”的赞赏!

 

男大当婚,女大出嫁。1946年,抗战胜利后不久,李桂枝就和湖南省安乡县青年张修培喜结伉俪。张修培,据2018年张氏家族《百忍堂族谱》记载:张修培为张良第六十八代孙,湖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青岛中纺二厂。新中国建立后,张修培奉调到西安筹建新中国纺织工业,先后参加了西北国棉一厂、四厂、七厂等企业的筹建工作,被誉为新中国纺织界元老级工程师。李桂枝也于1952年春天从青岛中纺二厂调到咸阳市刚刚竣工的西北国棉一厂任计划科统计员。

新中国建设热潮,在西北国棉一厂筹建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破土动工到竣工投产,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试产当年就为国家上交近千万元的利润。这些令人信服的建设成就,凝结着西北国棉一厂建设者的奋斗和贡献!张修培作为机械设备的负责人,无以质疑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北国棉一厂计划科担任统计工作的李桂枝,如火般的热情,同样在她身上得到喷发。西北国棉一厂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家国有棉纺织企业。李桂枝除了默默无闻干好本职工作外,还参与了企业内部统计标准的制定。这些统计标准后被国家纺织工业部制定全行业标准时发挥了很好参考作用。

李桂枝工作上奋力而为,高标准,严要求。在家庭她还尽心当好夫君张修培(当时张修培已任西北国棉一厂副总工程)的好后勤,细心照料几个孩子,成为邻里效仿的榜样。用李桂枝老人大女儿张廷渭的话讲:“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天下的人只有妈妈最忙。妈妈从来没有空闲过,起床最早,做饭匆忙,除了上班外,忙前忙后,总是不停地在干家务!”

由于新厂的需要,李桂枝1955年调往位于西安灞桥的西北国棉四厂。没有想到,正当李桂枝充满幢景,努力工作时,因为抗战期间参团慰问国民党抗日伤兵而成为“三青团员”的那段经历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文革期间,李桂枝又被遣返老家,所谓的“接受再教育”。那时,李桂枝离开温情弥漫的家庭,孤独一个人来到湖南安乡县安障公社车家铺大队。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对于李桂枝的打击和心灵伤害是难以想象的。但李桂枝忍辱负重,用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体弱多病不能胜任繁重农活,便靠缝棉衣、织毛衣换取工分与口粮。李桂枝饥寒交迫时甚至拿牲口饲料果腹,拾棺材板生火取暖。家乡善良的乡亲们知道历史的真相,并没有嫌弃她,而是给与了真挚的援手。乡亲们时不时送点粮食,送点萝卜、藕段等蔬菜瓜果。就是乡亲们投来一缕亲切的目光,也让李桂枝触摸到人间的温情。1977年的拨乱反正,李桂枝冤假错案等到平反,抗战那段经历重新焕发了熙熙光芒。1978年的春天,李桂枝重返陕西纺织企业,回到陕西咸阳西北国棉七厂生产技术科工作,一直干到五十五周岁(1981年)正式退休。退休后李桂枝老人没有闲着,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发挥光和热。每当谈起这段经历时,李桂枝老人显得很平静,总是淡淡一笑:“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用我们家乡话来说,雨后的天会更亮更蓝!”

 

在中国最让人敬佩的母亲,就是自己有责任担当,有知识见解,身正有骨气外,就是能教育引导儿女们健康成长,有所作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李桂枝老人上学时,就是一个勤奋读书的好学生,特别那些告诫儿女的古典诗篇,烂熟于心,深悟精粹。像宋代欧阳修的《戒子篇》,就像血液在自己的体内不息地流畅。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更不耐其烦告诫孩子要走自己的路,把“行有迟,干有度,事有信”铭记心中。人生目标明确,品德端正,勤奋努力,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

李桂枝老人育有六个子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而且自己头上还戴着“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儿女们虽处逆境,家风的传统和父母的教诲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自我提醒,自我规范,自我努力。

“文革”那段时期,可以说张家子女经过了一段风霜交加的岁月。妈妈遣送回湖南安乡农村,父亲又到周至县哑柏镇筹建新的棉纺织厂。当时老大去了农场,老二老三又都到农村插队。老四廷渭,老五廷芬和老六廷安,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挺起瘦小的腰杆,自己照顾自己,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大儿子张廷青。自幼聪慧,记忆超群,学业优秀。1965年中考成绩名列同年咸阳市考生前茅。但是因为有了个“历史反革命”的母亲和所谓白专道路的尖子,而没有被任何一所高中录取。恰此时,文革骤起,16岁的张廷青而作为一名知青赴边远农场劳动。农场劳动的岁月在张廷青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为了生存,除了在当时农场干农活外,他还到过建筑工地运砖瓦,去河道淘石沙。只要有饭吃,有钱挣就行。艰难地生存,他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这样的环境下,张廷青心中理想没有泯灭;环境再恶劣,他仍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学习。在别人难以理解的目光下,照样读书学习,背诵英语单词。1982年,西北农学院(后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招生,仅仅只是初中毕业的张廷青一鸣惊人,而被录取为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硕士研究生。他获西北农学院兽医产科学硕士学位,导师为我国兽医界泰斗王建辰教授。张廷青于1986年12月获美方奖学金,在名师如云的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攻读兽医产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11月获博士学位,成为西方国家自设立该学位一百八十余年来,历史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是博士中最优秀者,因而留校任研究员。在美期间,张廷青博士共发表研究论文(包括会议论文和摘要) 50余篇。以后,张廷青又继续在明尼苏达大学读博士后研究生。张廷青博士近二十多年来,专注美国现代化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科研成果和推广营技术,成为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世界级的专家,先后出任美国国际资源育种公司驻华首席专家兼业务总代表和美国多家大型肉牛奶牛公司的技术顾问。2014年7月,被中信集团和马云聘为特邀的唯一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专家。202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九十年周年庆典时,张廷青以优秀硕士毕业生的身份步入大会主席台,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慧眼识人才的成功案例。张廷青博士年过七十,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跨越大洋,到中国有关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讲授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有关世界最新成果,推动中国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的科研和发展,被誉为畜牧界的友好使者!

李桂枝老人的小儿子,也就是中国首位足球博士,北京体育大学足球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廷安教授。论知名度,出生于1956年的张廷安博士最大。这位当过省级足球队专业球员的足球博士,使他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有了自己独具的见识,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及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10部,其作为撰写组长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获中国足协及使用单位好评。张廷安教授参与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成果奖。其中“我国男子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思维活动基本特点研究”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张廷安教授还是首届全国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提出的中国足球雄起的关键就是要从孩子抓起的真知烁见,受到了无数人共识和响应。他也为此乐于奔走,四处呼吁。常为各地校园足球专项培训学员作专题讲座,2015年曾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专项培训班讲授“现代足球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家著名网站曾撰文评价他:“张廷安教授不仅在学术有所建树,还在实践中有所丰富的经验,他彻底改变了依靠自身优势和传统观念,强调技术和战术的创新,指出了我国足球训练和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可以说张廷安教授是最了解中国足球的学者。”今年六月,世界杯亚洲预赛中国国家足球队0比1败给印度尼西亚国家队,重温张廷安教授这段话,每个足球人自然五味杂陈,感叹颇多。

在李桂枝老人百岁到来之际,纵观他六个儿女,廷青廷安两个儿子凤毛麟角,其他四个子女也是令人可尊可敬的。他们在自己的位上闪光发热,都有一番作为。

李桂枝老人孙辈六人,曾孙辈四人。涌现博士二人、硕士三人,皆为海外知名高校毕业,成为纺织企业老社区交口称赞的话题。

李桂枝老人闲暇时爱翻看孙子辈的照片,在她的眼里,孙子辈每一点滴快乐的成长和闪光,都是她生命的坚挺和支撑!

如果说李桂枝老人儿女各自千秋,可誉可赞,而第三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代的包容,环境的宽容,智慧的扩容更是李桂枝老人第三代玉树芝兰,星光灿烂。

“少年多才俊,事业竟有成。”孙子张卓雷曾在美国多所高中担任辩论队教练,成绩卓著。他所带领的明尼苏达州Minnetonka高中辩论队在全美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并帮助学校获得2019年“全美优秀辩论学校奖”(Top 20 National Debate Schools)。他指导的学生在明尼苏达州高中辩论赛中荣获全州亚军,并赢得JV/Novice组州级与全国资格赛,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性比赛的冠军。张卓雷本科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获得教育数据科学硕士学位。作为研究员,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Wonder Lab发表一篇关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学术论文。在斯坦福学习期间,他还在斯坦福早期儿童中心从事研究,探索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促进儿童早期大脑发育。此外,他亦在全球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顶级机器学习会议上发表论文。在职业发展方面,张卓雷目前担任ResMed公司软件工程师,负责管理年货值超过20亿美元的无人智能仓储系统。此前,他曾在3M公司与Chewy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此外,他还创办了Eloquent Algorithms公司,致力于业余时间的科技创业与算法开发。

外孙女余苏女士,硕士毕业于瑞典第二大商学院大学物流专业。现任职于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专注于智慧仓储系统的优化与应用,现负责公司仓储安全管理事务。

孙女张明女士,曾以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复旦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先后供职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及香港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因酷爱文学,现正攻读文学博士学位,致力于跨界探索与学术研究。

外孙女张妮女士,曾就读于湖南大学。现任职于咸阳市政府服务公司,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著有自传体小说《躁郁之歌》,在豆瓣读书平台引发众多读者关注。

孙女张献博,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采用八年制本博融通学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卫生部直属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生。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始终以热情细心的态度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救治服务,深受患者广泛好评。张献博博士成功抢救了无数重症及危急生命的老年患者,堪称“中国寿星守护神”。张献博博士对待每一位患者的贴心服务,正是太祖父李纯山安乡县当年“泰济堂”药号悬壶济世精神的传承,而她更是“泰济堂”药号的唯一传人。

孙女张琦女士,硕士毕业于加拿大知名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加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现任职于加拿大一家知名留学服务机构,专注于留学咨询与国际教育推广,已成功协助众多中国学生进入加拿大各类名校深造,深受家长与学生信赖。

每当听到儿孙们在各自方面取得优异成果时,李桂枝老人内心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喜悦跳动。这正是:“儿女英雄本色彰,韶华流逝自留香。”

 

古人把百岁老人的生日称为“期颐之年”。就是在人均平均寿命达到七十四岁的今天,能活过一百岁的老人还是少而又少。特别拿咸阳市老棉纺织企业来讲,超过百岁的老人屈指可数。

李桂枝老人一生跌宕起伏,诸多磨难,但她却健健康康活到了百岁,而且眼明耳聪,精神矍铄。

面对李桂枝老人,我们不得不惊奇:面对沧桑的百年人生,李桂枝老人把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涂了她独特的挑战和斑斓的色彩。

此时,我们多想问一问李桂枝老人有哪些养生的秘诀?

在我们一再要求下,李桂枝老人的儿女们才告诉我们:“妈妈百年人生,非要说有哪些秘诀?我们分析一下,那就是:一是心怀大义,浩气凛然。讲的生活要有目标,要有胸襟。二是逆境中不屈不挠,宠辱不惊,顽强求生。讲的就是生活不患得患失,眼界要宽,大事敢担当,满意快乐的基点放低一点,千万不要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牵肠挂肚,弄得一天情绪不佳,心情不畅。三是热爱工作,踏实勤勉。就是说,人的一生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从事工作。工作严谨认真,同同事和睦相处,其乐趣自然横生,过得也充实愉悦。第四,要有爱好。这一点退休后尤其重要。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那就要给你自己培养几种爱好。妈妈,喜欢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那就不用说。七十多岁开始练习绘画书法。生活中不但充实了许多,而且在一笔一划的笔墨中多了许多愉悦,性情身心也得到滋养。第五,就是生活要节俭自律。这一点非常重要。饮食情淡一点,油糖盐不吃不行,但要适量。现在网上都有老人三餐推荐,可以试试做一做。不但省钱,而且健康有营养。第六,就是保持童心,终身学习。母亲退休后立即报名上老年大学,对什么新鲜事都感兴趣,而且身体力行。百岁之龄仍能熟练使用微信、电子支付等。第七,就是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尽自己微薄之力,关怀邻里,献点爱心。母亲曾援助过重病患者,自己出资安装了楼道扶手,经常把衣被赠送困难的打工者等。要不周围邻居时常说母亲长寿,是她仁心仁术的福报,是她修心养性的必然!”

这时张廷青博士拿来李桂枝老人一副画来到客厅,铺在了茶几上。六尺宣纸徐徐展开,原来是一副山水画:远处隐隐的山峦,一片蓬勃青郁,中间隐隐的有一条细细的瀑布;近处,右下角几株霜后的枫树,瘢痕累累的树干支撑一树红亮红亮的叶子。张廷青博士告诉我们,这是他母亲九十八岁的作品。题名为《霜后枫树》。观画生情,霜后的枫树不正是李桂枝老人自己的写照:“岁过期颐花依锦,满眼夕照不老松。”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尽管李桂枝老人没有丝毫倦意,我们还是向她告辞,预祝她越来越健康!老人兴奋的站了起来,向我们抱拳作别。离开老人家时,身后传来李桂枝老人的笑声!这是百岁老人的爽朗笑声,这是百岁老人对未来冀盼的笑声!

我们走出楼道时,一群白鸽带着哨音从楼顶上的蓝天飞过……

 

image.png 

年青时代的李桂枝。文静中洋溢着朝气,眼前的时代在岁月里跌宕起伏,徐徐展开。 

 

   image.png

退休后的李桂枝老人。

岁月流逝笑容在,繁华似锦相映红。

 

image.png 

张修培李桂枝夫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留影。夫妻同心苦也甜,沧桑岁月成诗篇!

 

image.png

这是李桂枝老人19 93 年同部分儿孙们的合照。

 

image.png 

已经80岁高龄的李桂枝老人在温习舞蹈招式,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image.png

这是当年李桂枝老人在安乡县文新小学排演话剧演出的剧照。

 

 image.png 

李桂枝老人199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私立公园旅游时留影。

 

image.png 

李桂枝老人199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政府办公大楼旅游时留影。

 

image.png

李桂枝老人1990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美食节旅游时留影。


头条号
掌上咸阳
介绍
掌上咸阳◎让生活更方便!吃喝玩乐购,便民服务全方位!咸阳人值得关注!
推荐头条